僧伽吒经全文
僧伽吒经全文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除这一句名号之外,心里头什么都没有,这叫精进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除这一句名号之外,心里头什么都没有,这叫精进 如果是遇到佛法,大概升天的机会很多,“欲”没有断,欲界天。欲要是控制住了,不起作用了,欲望的根有,但是不起作用,生色界天。...
净土法门法师:除这一句名号之外,心里头什么都没有,这叫精进

如果是遇到佛法,大概升天的机会很多,“欲”没有断,欲界天。欲要是控制住了,不起作用了,欲望的根有,但是不起作用,生色界天。


末法时期证果就是往生。真正念佛往生,末法时期就是证果,证果等于正法。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正法,佛住世,很容易亲近,亲近一尊阿弥陀佛;同时可以亲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这个机缘到哪里去找?!

我们发心护持正法,再表现正法,这是为报佛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为这个做的。做得要认真,做得要很像,这个功德可以帮助我们往生。品位的提升,现前的功夫要注意,“练心于法”,这句重要!在世出世间法里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没有情执,没有分别,这叫功夫。也就是说,你的心绝不为它所染污。无论世法佛法都不染污,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怎么个保持法?净宗有个绝妙的方法,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名号放在心上,除这一句名号之外,心里头什么都没有,这叫精进。蕅益大师说:“往生之后的品位,全在持名功夫的浅深”。我们的心清净,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就叫功夫深;有了妄想,这功夫浅;有了杂念就更浅。这一声佛号贵在没有怀疑、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这是真正的弥陀弟子。所以“精心务达”,务必要达到,达到极乐世界,达到往生的目的,这叫“进”。

下面这是念老的解释:

“盖谓:精者,乃精一其心于佛法也。”

我们精一其心于念佛法门。

“以此精心,唯以达本为务,是名为进。本者本源也。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是为达本。”

“本源”就是本际、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本心。“明自本性,见自本性,是为达本”,这个很清楚、很明白的说出来了,“明心达本”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对了,这就成佛了。

“《大疏》之义较胜。”

所举的、引用的这些经论,《华严经大疏》的意思,比较起来比前面几个说得好。端正身心,统统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人最难相处,这个里头搅合着过去生生世世的习气、恩恩怨怨,这些都从妄心生的,都是自己迷惑颠倒。现在明白了,要把这些结解开,冤家遇到了,我们忍受一点,把它化解掉,不要排斥。排斥,来生还有,排斥不掉的,遇到缘就起现行,为什么?自作的,自作自受。再不喜欢的人,再不喜欢的事,要忍受,希望我们遇到了,解除了,以后不再有了,这叫修行,这叫消业障。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威神加持,让我们很快很顺利就化解了,我们的身心才真正能端正,端正的标准,明心见性。

……

先要端正身心,然后才有能力断恶修善。身心不端正,恶是断不掉的,善是修不来的,这个事情全靠自己、全赖自己,谁都帮不上忙,确确实实是自作自受。我们肯真做,佛能加持;我们自己没有心思,没有这个念头去转变、去化解,佛就帮不上忙。

譬如我们念佛、做法会,供的这些牌位,我们真干,佛力加持,这些冤亲债主容易化解,他容易觉悟;我们只供一个形式,没有真诚的心,佛力加持不上,依然不能化解。多少年来我们明了,佛力加持是相对的,我们有一分功德,他加持一分;有两分功德,他加持两分;有十分功德他加持十分;没有功德,想求佛加持,是不可能的。功德是断恶修善而不着相,就是功德;断恶修善都着相,是福德。福德是世间法,功德是出世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