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僧伽吒经全文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 教导我们深思熟计,重点在哪裡?就底下这四句,『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这四句,要多想。爱欲荣华,人之所好,要晓得这是保不住的,是非常短...
净土法门法师: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

教导我们深思熟计,重点在哪裡?就底下这四句,『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这四句,要多想。爱欲荣华,人之所好,要晓得这是保不住的,是非常短暂的受用 ,一定要把它看破。真正看破之后深入经藏,古大德有一句话说「世味哪有法味浓」!爱欲荣华是世味,这世间的滋味比不上法味。但是法味一般人不容易尝到,特别是这个时代,为 什么?法味是真的,世味是假的。你要想学真的,得用真心,现在人没有真心,全是假的,虚情假意,不是真心。真心是什么样子?印光大师常说「诚敬」,真诚、恭敬,这个态度现 在没有。真诚、恭敬必须要从小去培养,现在从小疏忽了,父母都要工作,没人教他,祖父母照顾,祖父母溺爱,喜欢孙子、疼孙子,一切都随他,这还得了吗?所以现在的小朋友, 影响他最大的是什么?电视、电动玩具,这个东西影响太大,这不是个好东西。所以把他那点天真、那点真诚,在电视、玩具裡头消失掉,他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尊重长辈,不知 道友爱兄弟,这是人伦最基本的要求,他做不到,所以没有诚敬心。长大之后更是如此,他已经养成习惯,表现在外面是浮躁,内心没有诚敬,心浮气躁,这种心态求圣贤的学问,是 很大的障碍,孔子来教你也没有办法。学经教更困难,佛菩萨来教你都教不好,为什么?你不能吸收。

诚敬心能吸收,印祖讲得好,一分诚敬你能吸收一分,十分诚敬你能吸收十分。 现在有几分诚敬?几乎没有。没有诚敬心,在古时候老师不教你,你随着旁听可以,老师不会教你,为什么?你不能接受,不是老师不慈悲。这是我们谈到传统文化的复兴,这是非常 困难的一个关节,很不容易突破,学佛问题也在此地。心浮气躁,对于爱欲荣华他认为这是乐事、好事,他天天在追求,他天天在享受,他怎么肯放弃?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一二集)2011/7/24 档名:02-03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