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僧伽吒经全文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佛教: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出现这种“心态”,领导都留不住你

导读:佛教: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出现这种“心态”,领导都留不住你佛教: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出现这种“心态”,领导都留不住你!佛法分为三乘教法难道意味着有三种佛教吗?不,佛教只有一个。我等导师释迦牟尼...
佛教: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出现这种“心态”,领导都留不住你

佛教: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出现这种“心态”,领导都留不住你!

佛法分为三乘教法难道意味着有三种佛教吗?不,佛教只有一个。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调伏自己内心而成功解脱就是佛教。

所谓的“解脱”是佛教的一个专用名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在。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无论何时都无法感受到自在,时时刻刻都在被外境牵着行走。生活让我们哭,我们就会哭;生活让我们笑,我们可能就会笑。一切都是生活说了算,我们一点都不自在。

“不自在”心态。

例如晚上做梦的时候,也是无法自主。让我们无梦,整个夜晚都没有梦,让我们有梦,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梦境,并且梦中还会呈现各种不可控制的形象。因此梦境让你哭,你在梦中就会哭,梦境让你笑,你在梦中又会笑,时时刻刻都被梦境所转。这些说明我们的内心一点都不自在。

虽然醒来的时候知道梦境当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但是当在梦中之时,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它是虚幻的。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感受自在,这也是内心烦恼痛苦的最大原因。

我们现前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自在。也就是说,无论小乘教法、大乘教法还是密乘教法,所有教法所传讲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令我们获得自在。而所谓的“自在”,他所包含的内容则非常广泛。

例如在现实生活当中,无论是照顾家庭还是成办事业,我们都希望能获得自在与快乐。但有时,事实并非如我们所愿,此时就需要我们去调伏自己的内心。

虽然我们修行有很多种方法,但无论是口里念诵、身做礼拜,还是静心思维,或者根据自家的条件上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下施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众生,我们从事一切善法的目的不都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内心吗?因为若能时时观待自己内心不足而作调伏的话,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清净。此时不管你面对家庭还是朋友亲属,你都会做得愈来愈好,与外界相处的越来越和谐。

作为修行人,我们修学佛法,无论从事什么善法都是为了成办解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说过,所谓的净土并不在某个遥远的据点之上,而在于清净心之中。而这原本清净的内心,人人都具有。因此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清净心中本具有的功德。

但为何我们现前无法现量见到净土呢?是由于我们的清净心被贪嗔痴烦恼所遮止。清净心如同蓝色的天空般,本来具有,但是由于被乌云遮止之故,在阴天的时候就看不到蓝色的天空。可是看不见蓝色的天空,并不等于蓝色的天空消失不见了,只是被乌云遮止而已。若想看见蓝色的天空,必须消尽乌云。

如同这个比喻般,我们如蓝色天空般本具有的如来藏功德即清净刹土,由于被乌云般的贪嗔痴烦恼所遮止而无法呈现。我们现前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消尽乌云般的贪嗔痴烦恼,因此不需要到他方去寻找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清净心之中。

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曰:“一心向善者,西方极乐世界即在眼前。”历来没有一个经典说过不需要调伏自己的内心,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虽然有时候为了让初行者对净土生起意乐信心,我们会对净土的庄严境界、导师的功德以及极乐世界的殊胜享用等做一些讲解,但要记住,实际上庄严的净土不在外界,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因此一切佛教的宗旨就是调伏自己的内心,获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