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僧伽吒经全文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
主页/ 佛学问答类编/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念阿弥陀佛,增福最快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念阿弥陀佛,增福最快 学佛要在经教上下功夫。没有经教的,禅不用经教;密有的时候也不重视经教。没有经教做基础的,假的多,真的少。你要碰到真善知识,好,你学到真东西;你要碰到假的,你就...
净土法门法师:念阿弥陀佛,增福最快

学佛要在经教上下功夫。没有经教的,禅不用经教;密有的时候也不重视经教。没有经教做基础的,假的多,真的少。你要碰到真善知识,好,你学到真东西;你要碰到假的,你就被他骗了。不容易辨别,唯独经教没有办法作假。因为它写得很清楚、写得很明白。

现在善知识少了,经教,研究经教离不开“注疏”,就是“注解”。对于“注解”要认识,我们要取古人的注解。好的注解,他不会说错,能够流传几百年、一千多年,这决定是好的、决定是可靠的。

说到这个地方,文言文很重要。大乘经传到中国全部翻成中文,文言文翻的,当时是最浅显的文言文。所以“经”,跟中国“经、史、子、集”去相比,文字容易懂,它跟白话接近。这是当年翻经,祖师大德的慈悲,他们希望大多数人都能看懂。有几分国学的基础

,读经都不成问题。

阿弥陀佛无量劫积功累德,我们要学习,不能够得少为足,要真干,要努力去干。阿弥陀佛的功德说不尽。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也不过是略举个例子而已,真实功德说不尽。故云不可圣言。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这一天用真心待人处事,没有妄念。决定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损人不利己”是更不应该做。这就是真向阿弥陀佛学,为什么?“住真实慧”。有智慧的人决定用“真实心”,要不然他那个慧是假慧。不是真的,有智慧怎么会不用真心?!为什么?真心成就真实的功德,而且是处处帮助别人。总希望成就别人,总希望别人超过自己。无论在哪一方面,方方面面都超过自己,这就对了。

中国过去读书人戴的帽子,特别是官员戴的帽子,叫“进贤冠”,帽子两层,前面一层低,后面一层高,像楼梯一样。戴那个帽子表什么意思?希望后人都比我高,众生才有福。如果人都不如我自己,这一代不如一代就完了。这念头就是恶念不是好念。官做得愈大,这旁边还有两个支脚,伸出来的,也很大,那是什么?今天讲的影响,造福,你要为众生造大福,你要想到一个国家,想到一个世界,不能想一家,不能想我这一个地区。含义很深。

阿弥陀佛、释迦如来慈悲到极处,种种教诫不是一次、两次,四十九年当中,愈是重要的,说的遍数多,就怕我们忘记,要常常想在心上,断恶修善。

恶业从哪来的?连现在量子力学家,美国的布莱登博士都说过,我记得是二零一二年,玛雅预言的灾难,这些科学家在悉尼开了两天会,也邀请我,我没去,我让我们学院派了八个同修去参加。他们回来告诉我,第一天的会议,是科学最近发现的报告;第二天一整天,就是讨论这个灾难,怎么样避免。布莱登做了一个结论:希望地球上的居民,弃恶扬善、端正心念,这个灾难就能化解。这个原理就是“以心控物”,地球上人心只要善,这个物质现象的灾难就能化解,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那个时候好用,现在依然好用。只要我们肯持戒、修定、念佛,或者前面教的我们,念观世音菩萨,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早年只是在佛经上看到,有许多人半信半疑,现在佛这个说法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念头确实可以改变物质现象。对我们学佛的人,在保健这一方面来讲提供了很大的能量,心地善良,身体健康。没有邪思就不会有病,何况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念念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所有一切善念当中,第一善念,要相信,信的人有福,真干的人有福。

海贤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他真有那么长的寿命吗?我不相信。我认为他老人家寿命也不过就是七十几、八十几,跟他母亲相仿佛。他母亲八十六,他师弟八十二,他多活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寿命怎么来的?阿弥陀佛加持给他的。他的寿命没有了,佛给他的。

佛为什么给他?叫他在世间表法,给念佛人做个好榜样。特别是给念佛人、往生净土的人做好样子,给佛门弟子做好榜样,给修净土的人做好榜样。这个原因,他就不能不长住人间。

他自己也着急,所以《永思集》里头记载的有,他曾经多次见过阿弥陀佛,这给我们作证。要求阿弥陀佛带他到极乐世界去,佛不带他,佛给他讲,你修得不错,好样子,你在世间表法,多住几年。佛就跟他讲,辛苦几年、多住几年,给大家表法。表法就是做榜样、给我们作证。证明什么?证明佛法是真的不是假的,极乐世界是真的,阿弥陀佛是真的,往生极乐世界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他能往生,我们每个人都能往生。

这个老和尚一生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没有念过一部经,没有听过一次讲演,在寺庙里,跟大家一起做早晚课,人家念经念咒,他念阿弥陀佛,好!为我们做证明,这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往生,这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成佛;成佛不难,只要你能够一直念下去,不能中断、不能忘记,念念不忘就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