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僧伽吒经全文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你不了佛智,才会懒惰懈怠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你不了佛智,才会懒惰懈怠 再看第三,「三者,不了大乘广智,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众生无量无边,佛能度得了吗?佛能度得了,为什么我还没有得度?我曾经在马来西亚遇到一位法师,他就是怀疑...
净土法门法师:你不了佛智,才会懒惰懈怠

再看第三,「三者,不了大乘广智,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众生无量无边,佛能度得了吗?佛能度得了,为什么我还没有得度?我曾经在马来西亚遇到一位法师,他就是怀疑:佛真能度众生的时候,他说了,众生没有度尽他不成佛,我还没有得度,他怎么成佛了?来问我这个问题。「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这种怀疑的人很多,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其实,你对于念佛两个字没搞清楚。这真念假念,真念的往生了,假念的当然不能往生。真念佛的,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导同学的,我们把心换过来,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这样念佛决定得生。心里面还是有贪瞋痴慢疑,口里念佛,不能往生,那不叫念佛人。真正往生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清楚,「心净则佛土净」。真心一念,他是心清净的,所以他有感应。我们一天念一万声、念十万声,心不清净,不曾感应,道理就在此地。虽然不能感应,这个念佛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头永远不坏,而且种子很多,他念佛念得多。哪天缘成熟了,这个善根就非常深厚,因为他过去念佛念得多,因缘一成熟,他决定就往生。什么缘?他真能放下,阿弥陀佛之外全放下了,他的缘就成熟,就这么回事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是二心、三心,你记住这句话,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别想,什么也不说。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想它干什么?你说它干什么?好,虚妄的,不好,也是虚妄的。《般若经》讲得那么清楚,「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想它干什么?你说它干什么?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想就想《无量寿经》,念就念《无量寿经》,这决定得生。古德所讲「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的。所以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

「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对治此疑,故言大乘广智」,大乘广智就是破这个疑惑,「此智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也」。大乘经教里佛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佛没有能力度,佛有能力度一切众生。什么是无缘?不相信,不接受,不看佛经,不听讲经,完全不相信,这就没有缘。阿赖耶里头虽然有种子,他没有缘。为什么没有缘?应当是从小没有接触到,从小所接受的与佛教、与传统大概都是相悖的这些知识。我们自己是过来人,晓得。家里面不信宗教,但是还信因果,因果什么?因果只是对人,杀盗淫妄的对象都是人,对畜生还是照杀,这就是对因果还有少许那么一点。学校受的教育不谈这些,说这些是迷信,说这些是封建时代帝王欺骗人民的,是一种手段,稳固政权的一种手段,现在都不要了。遇到了也不学,经寺庙门口经过不进去,我们年轻的时候是这种状态。我这样的,跟我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不是学佛,他跟我讲的是哲学,也不是佛法。可是末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这很特别,最后一个单元。老师告诉我,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老师是哲学家,把这个东西是看作哲学,佛经哲学。他研究,他对这个特别爱好,所以在最后一个单元把这个东西讲给我听。我们听了很有道理,对以前这种错误的看法才得到修正,经过寺庙就想进去看看,以前不进去。有一些知识水平高一点的,我们就向他请教,可以谈谈了,逐渐就发生兴趣。

如果没有这次的学习,我们这一生把这个缘当面错过。让我们对于佛教,以后慢慢对所有宗教都生起了尊敬的心,才知道以前我们所学的、所想的,全盘错了。怎么可能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些法,现代受过科学教育的人他不能接受,我们很清楚。尤其是圣贤的教学、佛菩萨的教学,没有诚敬这个心态你是没有办法契入的。即使出家修行,对经典、对三宝没有真诚恭敬心,你一辈子都得不到。为什么?你的怀疑没有断过,虽然出家了,还是怀疑。出家的原因我们不必去过问,但是他对于经典上这些关键的问题他的疑惑没断,又没有机会深入经藏。我们今天真正明白了,世尊在世四十九年讲经,为什么?只为一桩事情,帮助大家断疑生信。断疑生信之后,那是第二个目标,帮助大家破迷开悟。四十九年讲经教学就是为这个,没有一丝毫是为着自己的利益,没有。我们知道连须陀洹身见都破掉,佛怎么可能有我执?不可能。阿罗汉我执破掉了,何况是佛!《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见都破得干干净净的,虽然是应化身,跟法身实际上说没有两样。所以,也要把佛看作普通人,以为他的智慧、能力都是有限的,这就错了。有量就是有限量。对治此疑,故言大乘广智。这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此智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

「欲明佛智,无不运载」,运载是比喻。「运载一切,皆入无余,故曰大乘」,就是无余涅盘。「其所运载,无限无际,故名广智」。这个运载就是教化众生,众生在迷,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悟是一个高的境界,迷是六道凡夫,悟了就是佛菩萨,把凡夫带进佛菩萨的境界,这叫运载。运载哪些?运载一切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无余涅盘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他现在迷而不觉。只要能够接受佛陀教诲,接受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原理原则,你明白了,经典里面所讲的一切方法,依照这个方法修学,你就能回头,你就能觉悟。

总的纲领原则是戒定慧三学,学戒、修定、开智慧。三学必须要用真诚心、恭敬心,为什么?真诚恭敬是你的性德,你本来是这个样子的。

你现在不晓得恭敬、不晓得真诚,那是学坏了,那是习性,不是本性。《三字经》上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不知道恭敬,不知道真诚,那是不善,不善是习性。所以首先你要把习性放下,回归到本性,佛法就帮助你大幅度的提升,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人生真实的成就。本经所说的三个真实,第一个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中国古人讲的本善,佛所讲的本来是佛,真实之际是本来是佛;真实智慧、真实利益,你全都能得到。智慧没有边际,德能也没有边际,相好还是无量无边。所以能帮助你断烦恼,能帮助你开智慧,能帮助你成就一切善法,佛确实有能力度一切众生。欲明佛智,无不运载,运载一切皆入无余,这大乘。所运载的无限无际,叫广智。

「又于诸法门知之穷尽,故名大乘广智」,不是小乘。对一切法门,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穷尽,彻底的明了,圆满的明了,透彻的明了,这叫穷尽,这叫大乘广智。「故能广契群机,悉皆度脱」。所以他有这个能力,能够契一切众生的根机,都能帮助他。「如来大悲大智,于诸有缘,无不运载而入涅盘」。这是说佛他有这个能力,但是条件一定是有缘,能信、能解,欢喜接受佛陀的教诲,这叫有缘人。你接触到佛法的教诲,肯定提升境界,佛会帮助你不断的向上提升,佛决定不会教你一点点就把你舍弃,佛不会的,只要你不离开他,他一定帮助你圆成佛道。在我们这个世间难,除非遇到释迦牟尼佛,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都不可能,此地是讲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如果你肯定佛有这五种智慧,你能不拜他做老师吗?你能舍弃他吗?你能不跟他学吗?不可能的。你不愿意跟他学,或者偶尔想学,偶尔有事情就离开,这是你对于佛了解不够透彻。就是此地讲的一句话,不了佛智,你才会懈怠,你才会懒惰,你才会缺课。如果你真正了解的话你不会,为什么?这个一生成就无上道的机会只有这一次,没有第二次,你碰不到。所以,无比的珍惜,什么都不要,我就要这个,这真的,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