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僧伽吒经全文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佛教因果定律/ 文章正文

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李利安

导读: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李利安 14、山西省安国寺“佛牙”:安国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曾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扈地,据记载,“...
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李利安

14、山西省安国寺“佛牙”:安国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曾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扈地,据记载,“代宗以佛牙二赐公主,置于铜塔贮藏”,今寺中铜塔楼据说就是当年供养佛牙处,但灵牙无踪。

15、河北正定县天宁寺凌霄木塔“佛牙”:天宁寺凌霄木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1966年地震时损坏严重。

1982年修缮时,于凌霄塔塔基内发现地宫,发掘出佛牙、舍利、七宝以及石刻铭文。

16、天津蓟县定光佛舍利塔“佛牙”:唐代智源禅师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于定光佛舍利塔。智朴《盘山志》:“金大定九年(1169)进士孙设撰记,旧名翁同山院,有地藏殿(阎王殿),圆覆法师塔上藏佛牙两具。”康熙帝曾作《佛牙说》辟之。《翁同稣日记》(光绪元年元月二十五日)记:“佛舍利色浅红,中有血,佛牙黄而裂,有斤斧痕”。

17、云南省宾川县鸡足山“佛牙”:相传“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鸡足山,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资料不详。

18、辽宁沈阳辽滨塔“佛牙”:近年,辽滨塔进行了全面维修,维修古塔时,打开了塔的地宫。发掘出包括佛牙、舍利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

19、江苏涟水妙通塔佛牙:江苏淮安市涟水妙通塔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1998年在妙通塔地宫内发掘出金棺、银椁、舍利、佛牙、钱币、石碑等一批珍贵文物。

20、江西庐山天池塔佛牙:1927年庐山天池寺重建宋代天池塔,在发掘旧塔地宫时出土银质金身如来卧像一尊,背上刻有阴文:“人宋国蕲州奉佛女弟子朱氏三娘,男胡文中、胡中孚,伏过庐山大池院,取今年四月初八日安葬佛牙舍利及诸珍宝……绍圣三年丙子岁文纪。” nbs, p; , ·

21、西山招仙塔“灵牙”:上个世纪初“寺僧于塔基内发现一木匣,内藏灵牙舍利四枚”。

22、台湾佛光山“佛牙”:1998年4月,台湾中央补报道:藏传密宗活佛贡噶多杰仁波切,在西藏“囊极拉斋寺”遭文化大革命摧毁时,拾获佛牙舍利。据说,为守护佛牙舍利,贡葛多杰历经艰辛,长途跋涉,将佛牙舍利奉迎回印度,珍藏三十年后,这颗佛牙舍利被送往台湾。

23、韩国“乾凤寺佛牙”:乾凤寺位于韩国江原道金刚山,建于新罗时代。据说该寺庙安置的“真身佛牙舍利”是新罗时期慈藏法师从唐朝长安求得。贞观十七年(643)三月,慈藏等人自唐取得大藏经一部四百余函,及佛舍利、佛顶骨、佛牙、袈裟等返回新罗。同年十二月,新罗国通度寺创立,建筑戒壇。佛牙舍利原藏通度寺,倭乱时期被倭寇掠走。李朝宣祖三十八年(1605),泅溟大师前往日本与丰臣氏讲和归来后,将通度寺旧藏的佛牙索回,置于乾凤寺,并营造堂舍。另外,北宋著名的“道宣佛牙”据说也于徽宗排佛之宣和年间流入新罗。其事离奇曲折,难辨虚实。

24、马来西亚“莲花寺佛牙”:位于马来西亚与泰国接壤的吉兰丹州万捷县吝来村的莲花寺,近年在塔顶的暗格内,意外发现一个镶金的容器。僧侣当时逐层将容器打开,一直开到第三层,内有佛祖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此事传出后,震惊全球佛教徒。

25、缅甸“明江佛牙”:2004年8月,马来西亚新山市首次展出了从缅甸护送来的明江佛牙。明江佛牙,最初是由一位信徒所发现,一直收藏于信徒家族中,直到近代,才交给明江舍利塔的VenKondanna师父保管。传说北宋时缅甸蒲甘王阿那罗多曾向中国求取佛牙未得;又求诸锡兰,1197年迎请锡兰佛齿供养。

26、缅甸敏贡佛牙:18世纪,缅甸国王孟云先后向中国朝廷赠送金塔、佛像、石长寿佛、贝叶缅字经、驯象、缅甸国布等(《清朝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三),当时清政府回赠缅甸许多珍品,内有“佛牙舍利”一颗,现供养在该国敏贡佛塔中。

27、新加坡护国金塔寺“蒲甘佛牙”:又称“妙务佛牙”。据称,1980年,缅甸修复妙务山蒲甘古佛塔倒塌时清理出一纯金佛塔,镶有宝石的月柜宝盒内有佛牙,还有许多用金银片包裹的佛陀七彩舍利。最近赠送给新加坡,新加坡于2005年3月破土兴建佛牙寺,2007年建成开放。该舍利长约七点五厘米,颜色洁白,具有三只牙根。“佛牙”原供养在南传佛教的般陀喇佛寺内,护国金塔寺法照法师因缘殊胜,得般陀喇寺现任住持务舍葛帕喇大和尚应允,迎请佛牙舍利永久供奉在护国金塔寺庄严神圣的舍利塔内。

28、吴哥窟佛牙舍利:柬埔寨暹粒省吴哥窟祈福馆请到不丹国宝级大师尼玛法师,在暹粒机场路的祈福馆(WishingHaLl)举行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于安座法会。此佛牙舍利子来自佛教密宗贝诺法王宝箱,被认为是难得一见。

四、佛舍利的供养

舍利供养在佛教界有各种不同的格式。但一般来讲,都是先放在一定的器具中,再:降其供于塔内。

1、关于舍利供奉的容器

舍利容器一般称作舍利瓶、舍利壶、骨壶,多以金属、石器、陶器、木材等制造,形状不一。据《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记载,佛涅槃后,荼毗遗骸,香姓婆罗门用舍利瓶将佛舍利分给八国,婆罗门则自得舍利瓶而归。今健驮逻出土的石刻品中,刻有桌上排列八个舍利瓶,而诸国代表围绕其旁的相状。另外,在吉希尔(田d1)摩耶洞壁画中,上半部分有八人各捧舍利瓶将受舍利的造像,下半部分则有八国代表骑马,各于马颈上绑着舍利瓶的图像。

可见,舍利瓶为最早的舍利供养器具。我国早期也使用舍利瓶供养舍利,如《梁高僧传》卷一的康僧会条记载,僧会潜心祈请二十一日,果然于铜瓶中感得佛舍利。又如《历代三宝纪》卷九记载,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灵太后建造永宁寺,立九层木浮图,浮图上复有宝刹,刹上的金宝瓶含容舍利二十五石。在韩国也曾于庆尚北道发现金铜舍利壶,据考证为新罗时代所造,呈圆筒形,高约十一公分,直径长约七公分,瓶盖上有狮子钮,瓶身阴刻四天王像。于日本,则多以琉璃瓶盛佛舍利。后世受中国传统民俗的影响,瘗埋舍利的葬具开始用函棺,按其质地则可以划分为银椁、金棺、玉棺等,而随葬之供养品主要是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珍珠、琥珀等七宝。有学者认为,这种改变是从唐代开始的。隋文帝仁寿四年诏令全国务州郡建塔时,将舍利盛于特制的孟顶铜盒内,外面为石函,石函的周围砌石或以砖墙护置。函的多少没有定制。以大云寺为例,其藏舍利的容器共五重,最内是盛舍利的琉璃瓶,其外依次是金棺、银椁、鎏金函、盈顶石函。而庆山寺石函则改为6块青石组成“释迦如来宝帐”,内置银椁、金棺和盛放舍利的绿玻璃瓶。

法门寺地宫瘗藏的四枚佛指舍利的呈放情况:一枚放置于八重宝函中,舍利套在银柱上,其外分别是:小金塔、金筐宝钿珍珠装斌趺石函。金筐宝钿珍珠装金函、需顶金函、孟顶银函、素面银函、鎏金盈顶银函、银棱盈顶檀香木函,外用红锦袋包裹:第二枚置于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此灵帐是唐中宗景龙二年由法藏和尚供奉于佛祖的,内为孟顶铁函,再内是丝绸包裹的鎏金银棺,棺内盛入舍利。顶上有圆孑L,可知其尚缺一桃形尖项,与庆山寺”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大体相同:第三枚舍利置于玉棺内,其外依次是水晶棺、银包角檀香木函、鎏金盏顶银函,外裹织金锦,再外是铁孟函,放置于后室秘龛内;第四枚舍利置于银棺中,棺外包裹罗面绢里夹袱,置于钢浮屠内。浮屠外是汉白玉灵帐(亦称阿育王塔)。这些主要由唐皇室为供养佛祖而敬造的舍利容器,比火云寺、庆山寺的舍利容器更加精美、华丽,它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以金棺银椁或玉棺水晶椁为主要容器并构筑模拟中国式墓室的舍利瘗坝制度的形式,改变了印度次人陆时的原貌,是佛教中国化的重人转折点。

2、关于舍利供奉的位置

中国的舍利瘗圳方式在隋之前人都将舍利放入石函,直接埋入塔基下的夯土之中,河北定县北魏舍利塔,河南洛刚北魏的永勺!寺塔,皆川此制。隋代以后,佛教逐渐接受中国传统的习惯,将舍利安置于塔卜宫室。最初的地下宫室是在放置舍利的石函周围用砖砌成简陋的墓室,只稍拓宽了舍利的放置空间,至唐时方山现仿幕室地宫,由台阶、甬道、主室构成,成为真正的地下宫殿。1987年考古人员对法门寺脚塔地宫进行了发掘,从出土的《人唐成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碑》和《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衣物帐碑》铭看,唐人并不叫“地宫”,而只是称其为“石室”。该地宫全长21。12米,宽约2.5米,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后室秘龛八大部分组成。看来这种形制是模仿中国唐代帝王陵墓的形式建造的。有石门四重:头道门(即隧道门)楣上的梯形石材,上刻相对而立的两只朱雀。示意其为宫室的南门。地宫前室北壁两角各置有一护法石狮。石狮为吉祥物,佛教用作护法神,因《传说太子瑞应经》中有佛出世时,五百狮子从雪山走来,侍列门侧的记载,因此后世大凡寺院及有关的壁画上均置以狮子。目前已发掘的唐代等级最高的陵墓,首推懿德太子墓,仅有前后两室。法门寺地宫则有前中后三室,门有四重,外加一个秘龛,显然是依照皇陵修建的,其等级是比较高的。已发掘的唐代墓室顶部一般为穹庐顶,而法门寺地宫却为盈顶——即斜角平顶式,可见埋葬方式仍保持着显著的佛教建筑特色。

3、关于舍利供养品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或略称供,为供给资养之意。由于供养物的种类及供养的方法、对象有别,故经论中所说之供养也有种种不同,主要有:(1)二种供养,即财供养和法供养。即以香花、珍宝等财物供养,为财供养,以修菩萨行,利益众生等供养,为法供养。也有理供养和事供养之分,即以香花、灯明、饮食等物质供养,为事供养,以信心等精神供养,为理供养。(2)三种供养,即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等三种。财供养和法供养同上,观行供养指实践周遍含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无碍的深观。财供养若能与法契合,则也可称为法供养,若能住于深观,亦可称为观行供养。另外一种三供养划分则是利养供养(衣服卧具)、恭敬供养(香花幡盖等)、行供养(修行信戒行)。《法华文句》则把供养划分为身业供养、口业供养、意业供养三种,称三业供养。(3)四种供养:《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以衣被、饮食、床卧具、医药称四事供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则以饮食、衣服、汤药、房舍为四供养。(4)五种供养:《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以涂香、花、烧香、饮食、燃幻·为五供养。(5)十种供养:《法华经》卷四《法师晶》以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为十种供养。后世中国佛教用于供佛的最主要的供品则是香炉、花瓶、烛台,合称“三具足”,若花瓶与烛台左右各一对,则称“五具足”。

佛舍利的供养基本同与对佛的供养。但当佛舍利埋藏地下或塔内时,则会稍有不同。法门寺佛指舍利的供养最具典型性。根据考古学者的发掘报告称,在法门寺地宫中,唐王朝用大量金银器以佛教密宗最高仪轨供养佛祖指骨舍利,其中包括灌顶、供香、供花、供食、燃灯等。

4、关于舍利供奉之塔

古印度人一般将舍利置于塔上、刹中或埋入塔基,不筑造专川的宫室。安置舍利的塔义称作舍利浮图、骨塔。佛陀涅槃后,由香姓婆罗门将佛舍利分为八份,八国分别起塔供养。其后,阿育王建立八万四千塔以供养佛舍利。法显、玄奘在印度时看到了很多阿育干所建的佛塔,可惜该类舍利塔今已基本不存,其形或近似于山琦古塔。我国向来盛行舍利崇拜,所以,历代所建的舍利塔极多。传说汉明帝时因白马驮经而来,在洛阳建立了白马寺塔。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记载,三国吴孙权之时,康僧会感得舍利,乃建塔供养,是为造立舍利塔之嚆矢。后赵时期的皇帝石勒和石虎,因为敬重佛图澄而广造寺塔,所以,佛塔日益增加,但此时佛塔多集中在京城境内,到了北魏时期,文成孝明二帝均下令在诸郡建塔。隋文帝时下诏在诸郡建塔上百座,成为中国历史上造塔的最盛时期。五代北宋时,吴越王造八万四千小铜塔,其数量可谓最巨。宋代以后,建塔之风逐渐消沉。

塔的体质分类:

从质地上看,舍利塔向无固定的规例,大凡物质中可以堆砌雕琢者皆可为用来造塔。古代印度所造的塔大都石质,其次是砖质。佛经中记载还有宝塔,即用珍宝装饰的塔。总的来看,以质地之别来划分,塔主要有以下几种:(1)木塔:(2)砖塔;(3)石塔;(4)铁塔(如唐李德裕于润州北固山东南,建铁浮图七级);(5)铜塔(如宋太祖时,吴越王钱傲,慕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塔,中藏《宝箧印心咒经》):(6)土塔;(7)香塔(即以香末为泥,作小塔,:D写经文,以置其中);(8)沙塔(即聚沙为佛塔,《经律异相》卷四十四有五百童子聚沙为塔的故事);(9)粪塔(西古代南亚有四童子垒牛粪为塔的故事)。

塔的层级:

真谛三藏引《十二因缘经》说:“八人应起塔:(一)如来,露盘(即层)八重以上。(二)菩萨,七盘。(三)缘觉,六盘。(四)罗汉,五盘。(五)阿那含,四盘。(六)斯陀含,三盘。(七)须陀洹,二盘。(八)轮王,一盘。”又依《僧祗律》记载,僧人的舍利也可起塔供养。中国历来建造的佛塔,层级并不依经典所记为准。主要有以下下几种情况:三级(如晋之咸安二年,简文帝在金陵长干寺所立之塔);四级(如晋成帝时,尚:阽许询所建之塔);五级(如北魏太祖诏京城所立之塔);七级(如唐太宗勒建牛首山塔);九级(如汉明帝初建白马寺塔):十级(如后周所建之开封繁塔);十一级(如宋太宗勒建开宝寺塔);十二级(如梁武帝敕建同泰寺塔);十三级(如坊州檀台山之古塔);十五级(如隋文帝时辛彦所建之塔):十六级(如贵州龙里县古福洞之塔):十七级(如隋时营州梵幢寺之古塔);三十七级(如唐咸通年间僧云皎所造的湖州—龟英寺石塔)。

塔的外观

(一)高度:塔的高度不等。如吴越王之金铜供塔,其高不过数寸。西晋时期郎县所现的舍利塔也只有一尺四寸。隋代郑州超化寺泉中所现的石塔,高可三尺。至如唐太宗时忻州道俗所造的铁塔,高一丈余。吉林农安的龙安塔,高五丈余。四明天封寺僧伽塔高十八丈。辽宁锦州的砖塔高二十五丈。广东广州的舍利塔高二十七丈。陕闪1峭安的人雁塔高二—卜丈。人开宝寺所建的塔高二十六丈。贵州龙里县的塔高四十八丈。杭州月轮山水明禅师所建的塔高五十余丈。最高的塔则莫如北魏孝明帝敕建的永宁寺塔,高达九十丈。

(二)形式:塔这种建筑形式纯粹为印度的传统,我国过去没有。由覆钵式逐渐演变为楼阁式,而塔的形式,则从原来的圆形,演变为方形、六角形、八角形衅各种不同的形状。方形如常熟虞山之方塔,圆形如河南嵩岳寺塔,六角形如锦县之砖塔,八角形如金陵报国寺琉璃塔。

(三)位势:塔的位势,花样繁多,各尽其美。(1)孤立式:此属单纯独立之式样,为最普遍,无庸举例。(2)对立式:此如西安的大雁塔与小雁塔,两两相望。(3)排立式:如浙江嘉禾县茶禅寺三塔,一字长横。(4)方立式:如辽宁沈阳四门四塔,四面遥顾。法轮寺,在沈阳地载门外,有塔曰北塔。广慈寺,在沈阳德盛门外,有塔曰南塔。延寿寺,在沈阳外攘门外,有塔曰西塔。永光寺,在沈阳抚近门外,有塔曰东塔,号称沈阳四塔。(5)拱立式:如北平五塔寺五塔,塔在西直门外万牲园北里许,原为直觉寺,凡五浮图,俗因称五塔寺。蒙古人所建,寺后有塔极高,称作金刚宝座,方形,四面皆石刻佛像,工极精致,自暗窦中左右入,盘旋以跻其巅,则平台矣,台涌小塔五,内藏如来金身。(6)分立式:如北平西山金刚宝塔院七塔,棋形罗布。其塔纯用玉希÷砌成,中间方形者最大,四隅各一塔次之,前面二座为圆形稍小,方者凡十三层,顶各有帽。